改革開放四十年丨看!40年前的濟南公交車原來是這個樣子
齊魯網12月10日訊改革開放四十年,衣食住行發生了很大變化。公共交通是不少人會選擇的出行方式。而在這四十年間,公交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記者今天專門走進濟南公交史館,給大家講一講公交車的變化。
記者在濟南公交使館看到,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濟南公交公司制作的一輛新車。據濟南公交總公司技術經理張東業介紹說:“在冬天時,這輛車在晚上要放水,在第二天早上投入運行前要加水?!?/span>
噪聲大,易顛簸,這就是改革開放初期公交車給乘客留下的印象。而在那時的公交車上,售票人員需要背上票兜,也是一道獨特風景。記者在使館也內看到,有照片顯示當時售票員離開自己的坐位,為老年乘客服務等情景。
但是這種情況在1994年悄然發生變化,濟南公交公司開行了第一輛無人售票車,也標志著售票員退出了歷史舞臺。很多員工也轉崗成為了駕駛員。
張東業也是一位老司機,他告訴記者,同樣是在90年代,濟南公交公司開通了首條空調車線路,乘客們在夏天得到了清涼,缺點是故障略多。
進入了新千年,空調車越來越多,穩定性也越來越好。一種全新的車型BRT快速公交也為大家出行不錯的選擇。
據張東業介紹說:“當時普通的車一般是十米或十二米,但是BRT車長十八米,載客量也變大?!?/span>
記者了解到,濟南公交共有公交車6000多輛,均為新能源汽車,未來將會在智能化和環保上下更大的功夫。